2024/04/12
HR请收藏丨员工病假、医疗期、停工留薪期如何管理?一文带你了解!

员工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身体生病就医或遭遇工伤需要治疗的情况,这时候HR就要懂得如何处理这三者之间的情况。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期限是多长?工资怎么发?

今天就教大家彻底搞清楚病假、医疗期和停工留薪期怎么规范管理!


病假、医疗期、停工留薪期三者的区别


(一)病假

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医疗机构检查并出具需要停止工作医疗的证明,获企业批准停止工作治疗疾病或休息的假期。


(二)医疗期

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三)停工留薪期

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的期限。



病假、医疗期、停工留薪期的期限


(一)病假

原则上没有时间长短限制,但超过员工对应的医疗期期限的,是否批准取决于单位。


(二)医疗期

实际工作年限

本单位工作年限

医疗期

计算周期

10年以下

5年以下

3个月

6个月

5年以上

6个月

12个月

10年以上

5年以下

6个月

12个月

5年以上至10年以下

9个月

15个月

10年以上至15年以下

12个月

18个月

15年以上至20年以下

18个月

24个月

20年以上

24个月

30个月


(三)特殊规定

劳动者患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特殊病在二十四个月内尚未痊愈的,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


(四)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即累计不超过24个月。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病假、医疗期、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


(一)病假

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疾病救济费标准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本企业工龄

工资计算比例

不满1年

本人工资40%

满1年不满3年

本人工资50%

满3年及以上

本人工资60%


(三)医疗期

1、按最低工资80%标准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2、按原工资60%-100%比例支付



法律依据:

劳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十六条规定:“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应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


本企业工龄

工资计算比例

不满2年

本人工资60%

已满2年不满4年

本人工资70%

已满4年不满6年

本人工资80%

已满6年不满8年

本人工资90%

已满8年及8年以上

本人工资100%


注意:上述规定,均为原劳动部制定,且均未明令废止,适用原则为新法优于旧法。


(四)停工留薪期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但《工伤保险条例》未对“原工资”进行明确定义和解释,各地规定中大致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

2、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3、受伤前12个月除加班费之外的平均工资。


河南省采取的是第一种计算方法:

河南省人社厅《关于工伤保险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四条规定,“原工资福利待遇”应理解为“职工在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正常出勤情况下,应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除外)”。


浙江省采取的是第三种计算方式:

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2012.12)》第十六条规定,“原工资”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绝大部分地区则采取第二种计算方法:

即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职工福利和职工教育费用。


三者期满后,员工无法胜任工作,如何处理?


(一)情况一:劳动者拒不到岗,不配合

医疗期满后,公司通知劳动者上岗,如果劳动者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岗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任何补偿金和赔偿金。


医疗期快满时,HR应当通过信件、邮件、短信等形式通知劳动者的到岗时间和地点,并说明逾期到岗的法律后果,如劳动者无故逾期到岗,可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予以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支付任何补偿金和赔偿金。


(二)情况二:劳动者确实无法工作

医疗期满后,劳动者确实无法从事工作的,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补偿金。是否能从事劳动,具体以伤残鉴定结果为准或具体情况分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劳动者请病假的总计时间已经超过医疗期的,且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公司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温馨提示: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声明 | 网络

声明 |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万古人力”立场。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推荐
16周年丨“万古人力”品牌焕新升级为“万古恒信”,从心出发,向新而行!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北京万古恒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第十六周年!在此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宣布一项重大决策——为了紧跟市场的步伐、深化我们的服务理念、提升品牌形象,我们决定将深受业界认可的“万古人力”品牌进行全面焕新,正式升级为“万古恒信”。
2024/04/01
万古人力熠熠闪光的“2023”
回望2023,这是一个充实且具有挑战的年度,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万古人力秉持着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热爱与执着不断追求卓越,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024/01/02
荣誉时刻丨万古人力斩获“新旗奖”“弘毅奖”“先锋服务机构”等多项大奖!
岁末年终 喜报不断,捷报频传 万古人力又斩获五项行业大奖
2024/01/02
中标喜讯丨冬至传佳音,万古人力中标国网信产集团2024服务外包供应商
冬至喜至,捷报频传。万古人力能源业务事业部传来喜讯,中标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服务外包人员框架供应商,并已顺利通过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服务类)供应商资质审核。
2023/12/25
荣耀时刻丨万古人力衣景春先生荣膺“2023蓝领人力资源服务年度人物”
2023 第八届劳务圈大会于 12 月 12-13 日在郑州举行,会上围绕行业发展热点痛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聚焦发掘新思维、新模式、新机遇。万古人力很荣幸有机会参与此次盛会,与行业精英们一起思想碰撞,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共同推进行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2023/12/18
荣耀时刻丨万古人力获评2023年度汽车行业“优质人力资源供应商”称号
近日由ATC汽车技术平台主办的“2023ATC汽车行业人力资源峰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峰会以“全球化人才”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助力企业人力资源全球化战略方向及路径,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11
要按工龄确定退休年龄?各省人社厅开启紧急辟谣!
“退休”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最近一则按工龄退休的消息引起全国网友哗然,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国的法定退休政策是怎样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岁?退休时怎么区分工人与干部身份?一起来看看吧~
2023/12/04
好消息!年终奖个税优惠延期啦!点击查看怎么缴纳更划算?
快到年末啦,又要开始发愁年终奖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了,是选择单独申报还是综合申报更省税呢?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明确年终奖个人所得税优惠延续执行至2027年,快来看解读吧!
2023/12/04
HR请回答丨员工月末入职或月初离职,当月社保还要交吗?
有不少HR小伙伴询问,员工月末入职或者月初离职,当月的社保还要为其缴纳吗? 比如,有新员工在8月25号入职,老员工在8月8号离职,而公司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发放时间为每月15日发上月工资。那么8月份的社保,公司还需要为这两名员工缴纳吗?
2023/12/04
需求留言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010-5603 6600
员工服务
员工服务 400-6068 081
官方微信
人事管理
劳务派遣
岗位外包
业务外包
猎头服务
IT人才外包
招聘流程外包
灵活用工解决方案
配网设备健康诊断
智慧能源大数据
智慧仓储
融合终端巡检
其他服务
提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