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指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实施更加灵活的参保缴费方式,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或户籍地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全面取消户籍参保限制,此次非首提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皆与户籍紧密相关。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是受户籍限制而不能在就业地参保的主要群体。 早在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曾首次提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 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中,再次明确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这无疑是给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人员带来新的利好,处于求职空档期的外省市户籍人员也可以缴纳灵活就业社保,确保社保不断缴。 个人在非户籍地参保可以享受同等待遇 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逐步放开非本地户籍缴纳社保的限制,如上海于2023年发布政策,从当年5月1日起,外省市户籍在上海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和上海户籍灵活就业人员一样,按照同样的规则参加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出行、外卖、同城货运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可以参与。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后,将来养老金怎么算?计发办法和企业退休的职工一样吗? 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参加的都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是一样的。参加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对企业而言,有何重大意义? 户籍与社保的紧密捆绑,给流动人口的社保参保和权益享受带来诸多不便。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后,无论是自由职业者,还是跨城打工的上班族,只要在某城市长期工作或居住,均可直接在当地缴纳社保,这一调整也给企业用工模式和人力资源配置带来重大变化。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将促进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和新兴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新兴产业往往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着大量的人才。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后,人才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到这些地区和产业,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同时,人才的流动也会带动技术和资金的流动,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目标。 特别是对于一些季节性用工较多的企业,如旅游景区周边的酒店、餐饮企业,旺季时需要大量临时工,这些临时工之前可能会因户籍问题难以在工作地参保而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如今全面取消户籍限制,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招聘时受到地域限制降低,可在全国范围内广纳人才,对于有季节性用工需求的企业而言,用工灵活性大大提升。 作为资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领航者,万古恒信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劳务派遣、招聘外包、岗位外包、业务外包、薪酬管理、社保服务等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助力企业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解决企业人事管理难题,全方位赋能企业高效增长。我们期待用专业服务为您的企业发展赋能。 联系方式: 电话:010 - 56036600 官网:http://www.vanhr.net 邮箱:vanhr@vanhr.net 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也能打破户籍的限制在工作地缴纳住房公积金、并享受更灵活的参保缴费方式,全社会人才创新活力将进一步被激发。 声明 |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万古恒信”立场。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